
期刊简介
《西南军医》杂志于1991年创刊,原名《成都军区医院学报》,系西南战区总医院主办、西宁联勤保障中心卫勤处主管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期刊(双月刊)。国际刊号:ISSN 1672-7193,国内连续出版物号:CN 51-1673/R。本刊先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华首席医学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BMDIS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大型数据库和期刊网站收录,并于2011年荣获“全军医学期刊优秀编辑奖”。
本刊以研究、总结和传递军内外医疗机构医学科技信息、加强军内外医疗机构学术交流、提高我国医疗学术技术水平、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宗旨,着眼各学科发展前沿,努力为军内外医务工作者、科技人员提供良好地交流平台,本刊开设:论著、临床研究与进展、专家(专题)讲座、临床护理、医学卫勤与教育、个案、短篇等栏目。本刊为双月刊,单月15号出版。
擦亮眼睛——医生评职称选择这些科普期刊发表科普文章才有效
时间:2024-07-02 14:27:44
擦亮眼睛——选择这些科普期刊发表科普文章才有效
从2023年起,全国各省市陆续出台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特别是上海、北京等重要地区,已率先出台了具体的实施细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医护人员参与科普工作的热情。
上海市人社局、卫健委以及北京市人社局、卫健委分别印发的相关实施意见和改革实施办法中,都明确将科普纳入职称评审的细则,且两地基本采用了相同的实施标准。
在实施办法中,针对高级职称的评审条件,明确提出了“科普作品”的参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作为第一作者,在省部级及以上科普期刊上公开发表与申报专业相关的科普文章,字数需达到2000字以上。
或在省部级及以上的官方媒体发布与申报专业相关的科普作品,文字稿字数需达到2000字以上,视频时长不少于5分钟。
或完成与申报专业相关的局级及以上科普课题或科普项目,并确保成果通过验收,其中局级排名第1,省部级排名前3,国家级排名前5。
或获得与申报专业相关的局级及以上科普奖项,其中局级排名第1,省部级排名前3,国家级排名前5。
这些明确的要求为医护人员参与科普工作并在职称评审中得到认可提供了具体的指引。
接下来,让我们逐个分析这些关键词:
第一作者:在科普文中,通常只有第一作者的贡献才被有效认可,这与一般论文、专著的认可方式有所不同。因此,在撰写科普文时,合作撰写通常是不被认可的。
省部级:在当今信息充斥的网络时代,对于日常大量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来说,辨别真伪尤为困难。因此,我们需要特别警惕可能出现的假报纸、假刊物,并认准即将提供的媒体列表。如遇无法确认的情况,可以选择咨询专业平台的选刊助手。
2000字:科普文的字数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不同省份对于科普文的字数要求有所不同,但大部分省份的要求都在1000-2000字之间。然而,对于某些媒体来说,1000字和2000字所占的版面大小可能相差很大,这也会导致版面费用的差异。因此,投稿作者需要对此做好心理准备。一般来说,除非特别说明的省份(如北京、上海要求2000字),建议大家一般撰写1600字左右的科普文章,以方便媒体编辑的删改。
那么,什么是“省部级及以上科普报刊”呢?
报刊一般指报纸,在国内,公开发行的报纸种类繁多,包括国家级、省级和地方级报纸。从审校质量、办刊水平以及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来看,以下列出了9家期刊供大家参考(其中包括8家国家级期刊和1家省级期刊)。
国内健康科普类报刊重点推荐目录
科普文相较于论文发表,门槛更低,写作难度也更小。然而,在职称晋升中,它却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大家更应该擦亮眼睛,选择真正符合要求的刊物进行科普文的发表。
如果您因为日常临床工作繁忙,没有条件花费大量时间了解科普文媒体,请咨询专业在线编辑。我们将为您提供详细解答,解决您在职称晋升中的各类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