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西南军医》杂志于1991年创刊,原名《成都军区医院学报》,系西南战区总医院主办、西宁联勤保障中心卫勤处主管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期刊(双月刊)。国际刊号:ISSN 1672-7193,国内连续出版物号:CN 51-1673/R。本刊先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华首席医学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BMDIS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大型数据库和期刊网站收录,并于2011年荣获“全军医学期刊优秀编辑奖”。
本刊以研究、总结和传递军内外医疗机构医学科技信息、加强军内外医疗机构学术交流、提高我国医疗学术技术水平、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宗旨,着眼各学科发展前沿,努力为军内外医务工作者、科技人员提供良好地交流平台,本刊开设:论著、临床研究与进展、专家(专题)讲座、临床护理、医学卫勤与教育、个案、短篇等栏目。本刊为双月刊,单月15号出版。
医疗科普新规解读:未经报备不得擅自开个人账号,合规科普的正确姿势
时间:2025-05-28 09:38:55
各位医疗界的同行们,最近是不是都被“科普报备”这事儿刷屏了?别慌,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唠明白这个新规到底咋回事。
先给大伙吃个定心丸:“政策红线划在哪?”简单来说就一句话——未经单位批准,别想自己偷偷开科普账号。比如你在医院上班,想下班后开个抖音号讲健康知识,现在必须先打报告。这可不是领导故意为难,而是全国都在收紧的风向标。上海早在2025年3月就出了负面行为清单,明确禁止医生擅自用职务身份开个人账号。四川更直接列出10条禁令,连直播带货、AI生成内容都上了黑名单。说白了,现在做科普就像开车上路,必须先考驾照(报备),否则分分钟扣分罚款。
“为啥突然管这么严?”这里有三层逻辑。第一,患者容易被误导。比如网上有人说“喝醋能软化血管”,看着像医生科普,实际可能是保健品广告。第二,医院怕担责。要是医生个人账号说错话,单位也得背锅。第三,AI冲击波。现在有些医生直接甩出AI生成的“医学知识”,但算法可能推荐错误内容,最后还得医生背锅。所以各地才祭出大招,把科普纳入职称考评,既要有量又要保质。
重点来了!“报备流程到底咋操作?”分三步走:第一步,找单位要申请表,填清楚平台名称、内容方向;第二步,医务科或宣传科审核,主要看有没有违规风险,比如涉及虚假宣传、商业合作;第三步,通过后签合同,明确权责。别嫌麻烦,这就像手术前的核对清单,出事了能分清责任。
要是不按规矩来?后果可比想象中严重。轻则内部通报批评,重则行政处罚。上海有个医生未经报备开直播卖保健品,直接被暂停执业三个月。更扎心的是,现在各地卫生系统都联网,违规记录跟着档案走,评优晋升直接黄灯预警。
合规科普的正确姿势 记住这三个锦囊:
单位背书是金钟罩:以医院官方账号发科普,既规避风险又能导流患者
内容审核双保险:先AI初审再专家复审,敏感词自动过滤
商业禁区绕道走:想带货?先签正规合作协议,且不能和医疗业务挂钩
说句实在话,政策虽严但并非扼杀创新。就像做手术讲究无菌原则,科普也需要规范护航。与其抱怨条条框框,不如把这当成升级打怪的攻略——把合规流程玩转明白了,既能攒足职称加分,又能树立个人品牌,这才是医疗自媒体的长久之计。